寒冬的时候,人们会想到添衣服。但在这个经济的“寒冬”,纺织服装行业并未能增添些许暖意。记者3日走访的多家参加第111届广交会三期的佛山纺企均表示,目前尤其是欧盟市场出口已被“冻住”。
五次参展只卖掉5000件衫
3日中午12时15分,偌大的广交会快餐区依然只稀稀落落坐了不到三分之一的人。而在不久前的一、二期展会期间,这个时候想找一个空位可能还要靠运气。快餐生意一落千丈,自然是因为来的采购商少了。
“我们刚数了一下,5月1日至今,已经两天半了,我们一共才收到30多张卡片。”做童装出口的南海澳森机构负责人谢珊珊说,“去年我们春秋两届广交会,加起来也就做成了两个客商的生意,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再争取两个新客户。”
“今年我们出口下滑很厉害。”顺德昌正服装有限公司何卓峰说,他们的情况更惨淡,他们已经是第五次参会,但一共只做成一单生意,“只卖了5000件衫,连一届的摊位费都赚不回来。”
低端订单外流小微纺企“断粮”
“其实也并不是没有订单,很多采购商都拿着版样过来问,"这个可不可以做?"但一听到报价之后,马上表示"太贵",要拿到别的地方去了。”南海枫莲内衣有限公司外贸部总监吴忠诚感慨地说,“我做了十几年外贸,今年是最难的。”
几乎所有的纺企均表示,考虑到成本问题,不少欧美的低端大单已转移到孟加拉、泰国、越南以及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,或者国内的长三角、湖南等地区,“在佛山乃至整个珠三角,做低端产品已没有任何优势。”
南海一家纺织企业的外贸经理说,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,佛山很多小微型纺织服装企业已经接不上单,“量大、价低”的低端订单呈现大幅外流趋势。
中高端产品仍有竞争力
纺织服装行业是佛山传统支柱产业之一,但从广交会的品牌展位可以清楚看到,佛山与国内其他产区的差距正逐步拉大,绝大部分佛山纺织服装企业均被“挤”到不起眼的标准摊位上,象征企业实力的品牌展位上几乎已看不到佛山企业的身影。
但也并非意味着佛山纺织服装产业已穷途末路。通洲集团外贸部唐一令说,一些车缝、面料、印花要求较高的中高端产品,佛山还是相当有竞争力,欧美一些较有实力的老客户还是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。新怡内衣集团有关负责人也表示,瑞典的H&M是他们的大客户,每年仍会从新怡采购大量泳衣产品。
“现在我们已不再生产低端产品,全部转向中高端的牛仔裤。”顺德凯瑞威服装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,但这也意味着以前的客户资源要丧失很大一部分,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物色新的买家,也成为当前他们最头疼的难题。